配资114查询网
黄金又出大新闻!
9月29日,新的一周迎来了黄金“大爆炸”,伦敦金的价格达到了有史以来的最高位,飙升至每盎司3822美元,单日涨幅62美元。
这一数据意味着以美元计价的黄金对海外买家变得更有性价比,表明各国去美元化的进程到了白热化阶段。
特朗普更是连夜召开紧急会议讨论延长政府资金问题,如若不能有效解决,美国政府将于周三开始关门。
连特朗普都对黄金上涨大惊失色,不得不说这次黄金大牛市真的来得猝不及防,甚至连国内黄金市场都被殃及。
不少金店接连闭店,甚至出现水贝黄金料商卷走黄金跑路的现象。
黄金市场上游的高价与下游金店的冷清同时出现,而且极有可能还会持续。
其实,金店关店潮早已有端倪,2024年5月,股东决定深圳工厂不仅要停工,还要搬厂。
原因是在过去的三年,周大福的战略方向在黄金饰品,但在2024年的第一季度的销售额只占总销售的12.4%,利润大幅度下滑。
确实,相较于2021年的比重30%,黄金饰品的销售额一点都不够看,而随着金价的持续攀升,店里经常出现一月不出一单的现象,关店是其优化资源配置的无奈之举。
一位店员说:“足金的黄金在每克700元之前,还偶尔能卖出去,在这之后,明显感受到前来进店的人员仅锁定在问价上。”
当时,国内黄金的价格已连续6个月上涨,第一季度的足金首饰平均售价是628元/克。
去年一克黄金才售价523元,相当于一克上涨了百元之多,而现在一克黄金突破千元。
这意味着,曾经1万元能买到的20克左右足金镯子,现在需要2万元,售价差不多翻了一倍;
就连过去5克的足金戒指,价格也上涨了超过20%。可以说,价格的快速攀升,让不少消费者想买却只能干看着。
周大福本来计划在内地将门店数量增加至8000家以上,但现实是2024年的第一季度,其门店数量不增反减,仅内地就关了89家。
回过头来,再来看看其他黄金品牌的情况。
去年6月份就有媒体爆出河南新乡5家金店闭店,原来是周大生存金业务爆雷,另一家黄金品牌周生生,业绩同比减少15%,连头部黄金老凤祥也遭到了重创。
2024年是老凤祥近8年以来第一次出现营收和净利润一同下降的一年。
而到了今年上半年,情况依然没好转,其营收再次减少16.52%,净利润也减少13.07%。
总的来说,黄金市场的大牛市,亦是品牌金店的寒冬期。
问题来了,黄金门店的生意如此冷清,为何黄金的价格还在攀升呢?
其本质原因自然是黄金的需求依然未被满足,世界黄金协会曾公布2024年第一季度全球黄金总量在持续增长。
目前黄金市场的冰火两重天是由零售消费、工业需求、央行行为和科技用金共同作用的结果。
除了零售消费持续走低,工业用金、央行购金和科技用金需求均创同期新高,可以说,黄金上游价格持续走高,下游金店不堪重负。
2024年全球工业用金量达128吨,其中超过85%的新需求都来自新能源和电子行业。
而随着人工智能和5G的普及,科技用金的比例随之增高。
新能源之所以选择黄金,是因为其稳定性强、催化效果好,是替代铂的最佳选择,毕竟铂实在太贵了。
黄金在电子行业更是不可替代。高端芯片的键合丝必须使用黄金才可以,因为黄金导电性好、不怕腐蚀,且能在高温环境下稳定工作。
此外,智能手机、可穿戴设备中的连接器、半导体封装等也需要黄金,这些行业一复苏,直接带起了黄金需求。
除了用金需求巨大,各大央行囤金的数据更不容小觑,不仅规模大,且具有长期性。
究其根本是全球去美元化的进程开始提速,各国央行都在不断增持黄金比重,调整外汇储备结构,毕竟黄金是对抗经济危机的避险压舱石。
我国央行是全球买入黄金最多的国家,已经连续18个月买入黄金,预计还会继续增持。
这其中有一个关键点,我们也是世界产出黄金最多的国家,尤其是近两年新探测到莱西金矿的矿石量超1亿吨。
除去探测到的黄金,我国的黄金储备也高达2330吨,全球排名第三。
其他国家的央行虽然没有我国如此大手笔的买入,但都在不同程度地囤金。
这些超级大买家的入场,直接主导了金价走势。毕竟,一个国家的黄金储量影响着这个国家长治久安。
正是因为这种结构性分化,让黄金市场呈现出上游热、下游冷的独特景象,也是金店老板叫苦不迭的原因。
对金店老板来说,谁开的金店越多,谁亏损的钱越多。
林先生从2015年开第一家黄金门店,用了10年时间,开了30多家珠宝店,但在今年7月,他不仅关闭了所有门店,还背负了巨额债务。
一边是黄金原料价格节节攀升,一边是终端首饰销售持续遇冷,零售门店夹在中间,成了最直接的接盘侠。
面对当前的黄金市场,不同人群的应对策略也应有所不同。
无论是手中已持有黄金的投资者,还是计划节后入场的消费者,都需认清黄金的核心属性,避免被短期价格波动牵着鼻子走。
黄金的核心属性分为金融属性、物理属性和避险属性。
对于普通人来说,黄金的避险属性是首要考虑的,它就像家庭资产配置中的“应急储备金”。
平时看似不赚钱,但在经济波动、货币贬值、地缘冲突等风险来临时,黄金是资金的最佳选择。
从历史数据来看,2008年金融危机、2020年疫情初期、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时,黄金价格均出现明显上涨。
而同期股票、基金等资产多出现下跌。当前全球经济仍面临不确定性,黄金的疯涨可能还会持续。
因此手中持有黄金的人,“稳住”是最佳选择。而国庆前后计划购买黄金的人,应当谨慎入手,需根据自身需求,理性消费和投资。
若真的赶上了刚需,建议优先考虑实用性与性价比高的黄金,因为所谓的一口价黄金是由商家自行定价,其中的价值更多体现在设计成本和制作工艺上。
一旦除去品牌溢价和制作的费用,持有的黄金饰品多半都是在亏损。
若打算进行投资,也要清醒地认识到黄金并非只涨不跌。总之,当前黄金市场的局面,本质是不同需求力量的博弈。
无论是零售端的关店潮,还是工业端、央行的需求激增,都只是市场的阶段性表现。
对于普通消费者和投资者而言,无需被短期的热度或门店的冷清影响,认清黄金的避险属性之后,再结合自身需求理性决策,才能在黄金市场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。
毕竟,投资的核心不是追涨杀跌,而是认清风险、量力而行。
参考资料:
搜狐财经:《世界黄金储量与产量,谁第一》
中国新闻网:《中国黄金协会:2024年我国金条金币消费量增长近25%》
深氪新消费:《边疯涨边倒闭:每克突破1000元,金店老板们却扛不住了》
作者:乔伊尔
编辑:歌
恒信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